创事业先 引师者风 为学生友
——安琦教授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6-09-09   浏览次数:357

他中等身材,眉毛很浓。

华理校园里,提起安琦老师,很多师生会说:“哦,那个写诗的老师……”其实,安琦老师是一位工科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已有21年。除此之外,他还是博导、上海市政协委员……


精益求精——做敬业的教师

2004年,华理组织全校本科生投票,安琦被评为 “最具人格魅力的好老师”,同年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

2013年,华理9911名研究生和校友网上投票评选“我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安琦以全校第一的票数入选。

他担任主讲教授的课程——机械设计,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是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上班很早,下班很晚,几乎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熟悉安琦的同事都知道他有多喜欢教学工作。他每年完成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量,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都位居前列。他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英语、机械工程专业概论、现代机械科学与工程、现代设计方法、名师学术导航,研究生课程——专业英语、工程摩擦学,博士生课程——现代流体润滑理论及应用、机械学科前沿研讨等多门课程的教学。

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各个环节他都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课堂上,他的讲授艺术十分出色,总能以饱满的热情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每次上课,他都会很早来到教室,与学生交流。下课后,他总是愿意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他鼓励学生提问,尤其鼓励学生提探索性的问题。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课,很少有迟到现象,而且很喜欢提问题。“安老师很细心,每个知识点都讲得深入浅出。课程设计时,他会仔细在身旁看每个人画图,有问题随时指出。他到教室一般都比学生早。”2011级学生章倩说。安琦的课程很受学生好评,每次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的课程满意度测评中,他的课都在95分以上,是全校得分最高的课程之一。

大学里,一些老师对“上大课”会比较怵。因为动辄百余人,不仅课堂上嗓子累,批改作业的工作也甚为繁重。安琦承担的本科生课程,学生人数有时超过200。但学生人数再多,其他工作再忙,他都会亲自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从不让自己的研究生或他人代劳。在每年带领本科生进行创新设计的两个星期中,他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到晚在教室里指导学生。

榜样的引导是无声的。他的敬业精神,每一个学生都看在眼里。这两个星期,学生根本不需要点名,都和他一样,坚持每天在设计教室里学到深夜。多年来,他所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高水平。

“对我们的事情,安老师比我们自己还要着急。”他所指导的研究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每一个学生的研究进程、目前的状态、出现的困难,都装在他的心里。不等学生来找他,他已经主动找到学生,一对一点拨也好,集体讨论也好,总是要帮他们解决困难。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学生每一篇发表的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他都要修改数遍,很多都修改10遍以上;要求学生阅读的文献,他都会自己先阅读;要求学生进行的实验研究,他总是到实验室参与实验过程。他对学术、对教学的严谨作风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研究生,所指导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一直处于高水平。目前,他已经培养了50余名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其中2人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因为出色的教学成绩,他2003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07年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奖。

创新教学——做改革的先锋

安琦在教学工作中勇于探索,先后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1998年开始,他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了一项旨在提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创立了一种“九位一体创新机械设计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获得了20余项专利,获得国内外创新奖项近30项,并于20052009年两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机械设计是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国内公认的机械类本科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具有基本的机械设计能力。国内高校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在教材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学完之后,虽然可以很好地完成与课程配套的习题,但对具体的零部件设计仍然束手无策,对机械系统的设计、创新设计、动手制作能力更是缺乏。

为此,他们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创新设计环节引入课程教学,开展“机械设计课程后延续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学期小制作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包含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创新研讨会、课程后延续培养、全面学期小制作、全面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比赛、创新设计展览、申请专利等在内的“九位一体创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创新机械设计教学安排在学生学过课本知识之后,在寒假后的两周内。第一周是课程设计,学生完成课程要求的变速箱设计。第二周是创新设计,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选题自主构思,完成从选择原理、结构,绘制装备图到撰写设计说明书的全过程。

  很多学生表示:“那是学习中最充实的时光。”他们全身心扑在设计上,从早到晚,很多人加班到晚上10点多。“出成果的时候成就感很强,可以融会贯通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力学以及公差配合和工程材料等知识”。

收图纸的时候,很多学生趴在桌上护着自己的图纸,不让老师折起来。“他们觉得图纸应该卷起来,舍不得上面有折痕。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折起来很痛苦。其实,折起来能更好地保护图纸。”他也很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按照学校规定,这些图纸等学生毕业3年后就可以处理掉。但他把授课以来所有学生的图纸都保留着,一张都舍不得扔。

他不仅自编机械设计教材,而且对每一章的教学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全面的教育思想,几乎每一章都撰写了教学论文,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是十分少见的。

目前,他们已经连续对华理机械类专业17届本科生(6000余人)进行了尝试,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学生之手完成了多项富于创意的优秀作品。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完成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创新比赛近30个奖项,包括:2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发明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创新杯”二等奖、3项上海市“三枪杯”创新奖、1项华东地区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比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发明比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发明比赛鼓励奖等。有3位学生本科期间撰写了与该课程直接相关的论文,均已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4位学生因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表现出突出的创新能力而免试保送研究生(其中一位学生开创了华理由于创新能力出色而被保送学生读研的先河)。

他在创新教学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他多次应邀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的评委(工程组组长),4次应邀前往美国作为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评委,还应邀前往20余个省(市)就如何开展创新教学举行讲座,为我国的青少年创新教育作出了贡献。


诗书学者——做学生的朋友

都说一个人“眉毛长,朋友多”,安琦老师不仅有长眉,而且还很浓密。健谈的他平易近人,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的办公室总是不断有前来讨论、请教、交流的学生。学生评价说:“安老师不仅教给我们专业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他善于启迪和鼓励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为人处事,对学生们出现的思想问题,总是热情给予解答。他和同学们建立了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学生们有了思想上的问题也都特别愿意和他交流。对他来说,教会学生技术、知识之余,还能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与影响,这其间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是别的任何事物所不能取代的。“教师凭良心教书,学生凭良心读书。”他一直对自己的学生这么说。

“对得起自己”,是安老师常常跟学生提起的话。个别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提不起热情去学。安琦老师常用这句话开导他们。在他看来,对专业的掌握是个人立身于社会之本,兴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努力学习专业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是责任感的体现。他以自己做例子,“每当我遇到挫折困难,处于人生低潮的时候,都是我最埋头苦干的时期。因为我知道,要想做出成绩,不能逃避,除了努力干,还是只有努力干……”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不能单纯出于兴趣喜好,要出于对事业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负责,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得起自己”。很多学生都记住了这句实在话。

他热爱文学,创作的诗歌、散文、评论、杂文发表在《华东理工大学周报》《联合时报》《上海盟讯》《浦江纵横》等媒体上。他本人还被聘为《联合时报》专栏作者,仅2014年一年,就发表25篇文章。

文学创作也是他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他希望通过写作,传递健康向上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传递对科学精神和教育的认识。每届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听到安琦教授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诵。

安琦在辞乡返沪的旅途中为老母亲所作的诗《风中的妈妈》、夜深人静看着凌晨两点的月光创作的散文《享受寂静》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说:“安老师情感丰富,读他的文章是享受。”

2003级本科生陶宗杰到现在都记得安老师朗诵诗歌的样子。他说:“安老师会把自己的作品发邮件给我。讨论学术问题时,也会穿插文学的交流,让大家换换思路。”他介绍说,安老师的学生有不一样的特点、爱好和习惯,有的人喜欢旅行,有的人喜欢京剧,他本人喜欢玩摩托车。安老师很会因材施教,鼓励大家发展兴趣爱好,还会提供很多帮助,尽管这些与学业关系不大。但正因为如此,学生觉得安老师很贴心,都愿意与他做朋友。他还能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勤奋学习,他自己就先做到忘我工作。学生都知道,除了出差,他从早到晚都工作在办公室和实验室,没有寒暑假和周末,是办公室里的“钉子户”。


参政议政——做尽责的委员

安琦老师是上海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也是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在这一岗位上,他恪尽职守,关注民生,积极参政议政,每年撰写的提案和社情民意高达30余项,位居全上海政协委员的前列,3次被评为上海市政协社情民意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民盟中央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民盟中央社情民意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统战工作先进个人。

他的提案和建议体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深层关怀。多年来,他撰写的提案和建议有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如“关于在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开展热爱劳动教育的建议”,有关于文化的,如“我国城市建设风格趋同化现象值得关注”,还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如“关于全社会应该关注危险群体动态、主动化解危机的建议”。这些建议包含着他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拳拳热爱之心,这不仅是参政议政,他的行为也影响着他的学生。

2015年的市政协全会上,他提交了“挖掘高校教师智力,服务上海创新城市建设”的提案。通过调研,他指出目前上海高校中存在教师科研任务不足、申请项目困难、科研经费分配存在不均衡等现象,影响了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发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这一提案受到媒体的关注,《联合时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使得如何利用好高校教师这一智力密集群体资源的话题进入公众视线,形成舆论效应。后来市教委在办理这份提案时,确实很重视,就提案中的建议一一给出了积极回应。对此,安琦深感欣慰,同时也感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

安琦认为,作为一名读书人,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国家的近代屈辱历程,对民族的振兴会有更强烈的期望,会发自内心地希望国家发展得更好,少走弯路。而政协委员的岗位恰好提供了一个在本职工作之外服务国家的平台,当然应该珍惜这一机会,竭尽全力完成一个委员的应尽责任。

当然,作为一名工科的教授、博导,安琦老师的科研能力也是响当当的。他是机械设计课程的主讲教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责任教授、机械设计创新教学团队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上海市设计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机构学会理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流体润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摩擦磨损原理及应用研究、转子动力学、流体机械,曾完成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回国留学人员基金、上海市教委研究基金、企业横向合作科研项目等3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60余篇为SCIEI收录,获得国内专利30余项,出版教材3部,参编手册1部, 2005年、2009年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担任Mechanical scienceMachine theoryTribology transactionTribology international10余家外文期刊审稿人,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制造》《轴承》等国内期刊的编委,担任《化工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20多家国内期刊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