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发展研究部 杨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做”就是要求我们“做合格党员”。《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条和第三条,讲的就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
有人或许会说,做合格党员有什么难的,又不是做优秀党员。做合格党员真的不难吗?入党宣誓时,我们都说过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个“奋斗”如果要成为“一辈子”的事,如果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支撑,如果没有“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的充分准备,是很难做到的。
回想平时,工作干多了,我们有没有心生埋怨?工作干出了成绩,我们心里想的是不是如何让领导明白、让同志们知道?工作有了差错,我们想到的是不是如何证明“这不是我的错”?同事工作忙不过来,或者有困难,我们是不是会主动热情地援手相助?面对这些状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自己画出一幅“正面像”的。如果这幅“正面像”画不了,我们何以妄言做“合格党员”呢?
事情并不大,道理也明白,想想挺简单,做做真不易。为什么?说到底,是个思想和立场的问题,是没弄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工作。
如果,我们认为是在为“工资”工作,这就带来了性价比的问题。有报酬的和报酬高的可以考虑,没报酬和报酬低的就觉得不合算。轻松搞定的可以考虑,工作难度大、干得苦、干得累的也觉得不合算。合算不合算,万事作如是想,由此心生埋怨、口出抱怨,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如果,我们认为是在为“别人”工作,这就带来了评价和态度的问题。工作干得多、干得苦,别人不知道,我不就白干了吗?工作干出成绩,不想办法让人知道,工作出了错却让人知道了,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别的同志的工作,如果帮了,成绩会算成我的吗?甚至会不会沾事上手?万事作如是想,工作本身就变得不重要,影响和后果才更重要。由此患得患失、畏难逃避,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如果深究一步,这里所谓的“工资”和“别人”只是表象,本质是两个字“私”和“利”,也就是把“自己”摆在了“事业”之上。
记得24年前,我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学校组织部让我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座谈。在座的有位青年提问:我入了党,要为党努力工作。我不入党,也一样会努力为党工作。为什么一定要入党呢?这个问题,我以前真没认真想过。当时灵机一动说:如果你不是党员,努力工作应受表扬,因为你是敬业尽职的好员工。如果你是党员,努力工作是本分,因为党员的要求比非党同志的更高。
会后,领导表扬我,说我答得好。但领导并不知道,这位入党积极分子的提问就此在我脑海里一直萦绕至今。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共产党员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党员一辈子要不断思考并且要努力回答好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在文字上我们可从《党章》中找到,但要成为我们“自己的答案”,可能用一辈子的时间和努力都未必答得好。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固然,“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但困难的是我们并不生活在“真空”之中,我们同普通民众一样,每天都处在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冲突之中。我们也想工资福利高一点,也想业余时间多一点,也想家庭条件好一点,这是人性使然,谁都不能说这有错。但当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发生突出,而且无法兼顾的时候,我们持怎样的态度、取怎样的行动,却是对我们共产党员党性的考验。
什么是党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利益,能不能做,该不该做,不同的立场,看出来的景象是天差地别的。如果真的是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我们该取何种态度、该如何选择,其实并不困难;如果真正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党的人,始终不忘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该取何种态度、该如何选择,其实也不困难。以事业大局为重,以团结同志为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让出个人利益,赢得更多支持,必然成为唯一的答案。这并不是说党员不需要正当权益,而是讲如何正确把握党性与人性的关系,与朱熹讲的“存天理,灭人欲”完全不同。这种选择不应该成为一种痛苦的舍弃和艰难的决绝,而应该成为一种恬淡的甘愿和美好的追求,是党员应有的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和纪律自觉,是共产党人的自我实现,是我们用党性对人性的约束、引导和升华。
记得入党时,组织上对我们第一条要求就是:“从今以后,你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什么叫做“从思想上入党”?用规范语说,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党性锤炼。用通俗话说,要时时刻刻、一辈子地不断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入党”“共产党员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在脑海里不停地在想着这个问题,在行动中不断地去寻求更好的答案,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所以说,做一名合格党员既难也不难。
(本文获“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一等奖)